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
他用镊子轻轻夹起连着一根纤细指针的托片,小心地放到罗盘正中的凹槽里,只见指针轻微地颤动了一下,然后,分毫不差停在了罗盘的南北刻度上。
在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”现场,80后小伙子吴兆光演示着罗盘的制作工艺,在一旁解说的是他父亲吴水森:“罗盘,也叫罗经,意为‘包罗万象、经纬天地’。罗盘在明清两代曾被广泛用于航海、勘察和旅行,人们拿它辨别方向,也常常在造房子时用来测定宅基朝向。”
1723年,时有“罗盘大师”之称的吴鲁衡在安徽休宁县万安创办“吴鲁衡罗经店”,此后近300年里,这门技艺经历过繁盛,也一度衰落到濒临失传,现在到了第七和第八代嫡传传人吴水森父子手上。
“罗盘虽小,却承载了中国古代天文学、地理学、环境学、哲学、易学、建筑学等的信息。”吴水森说,让更多人知晓罗盘的文化价值,是他们父子为自己定下的一个“新方向”。
幸得母亲传艺
甲戌、辛酉、庚午……密密麻麻布满盘面的1000多个蝇头小楷,用微尖毛笔一笔一画写成,要历时数天;由圆线和直线组成的分格刻线密如蛛网,要精确到毫厘不差;最关键的工序——测定磁针重心、安装磁针,更需要好眼神、好耐力。
吴水森从小随父亲学制罗盘,但1960年父亲去世,他才读初中。此后老一辈技师因年迈相继去世,万安罗盘制作奄奄一息。幸好,在“传子不传婿,传媳不传女”的家规下,他母亲也习得了罗盘技艺,“那时也不断有人找上门修罗盘,为了接济生活,我一边上学一边帮母亲的忙,跟着她继续学手艺。”
初中毕业后,吴水森先在农村插队,后又进工厂工作。直到改革开放后,他才得以传续家族技艺,几经周折,注册成立了“休宁县万安吴氏嫡传罗经老店”。
吴水森说,祖上传下了许多珍贵资料,记载着完整的罗盘制作工艺流程和各种盘式图谱。
“木头要先经过3年阴干,让树脂彻底干透。”他说,制作罗盘通常用虎骨木和银杏木,它们不易变形,这样制成的罗盘才能定向准确。但这两种木材非常难得,银杏是国家保护树种,已不能随意砍伐,而虎骨木必须长30年以上才好用。
从木料到成品,一个罗盘要历经选料、车盘、分格、清盘、写盘、油货、安装磁针7道工序,每一道工序,都要依照不同型号和盘式的秘藏图谱,严谨细心地操作,确保无误。
最关键的一道工序,是安装磁针。几乎每一块罗盘,吴水森都亲手安装。“先要磁化钢针,我用的磁石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块陨石,磁化能力特别强,用它磁化半个月,指针可以永不退磁,而且灵敏度高,稳定精确。安装磁针时,先要精密测定针的重心,然后牢固地装在圆孔里的支点上,更要保证指针无阻力自由转动。”
好在儿子肯学
北宋科学家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描述,罗盘中心的指南针有水浮、旋定和缕悬3种制作方法,以缕悬法最好,但这种技艺早在明嘉靖年间已失传。
吴水森年轻时就有个心愿:让失传500年的缕悬式罗盘重现于世,也使万安罗盘品类更为完整。他遍查史料,潜心钻研多年,终于在2005年得偿心愿。经严格测试,这款缕悬式罗盘的精确度,果如沈括所述,优于水浮、旋定法制作的罗盘。
吴水森也在创新,将书法、绘画、徽雕等艺术融入罗盘,开发了三合盘、三元盘、综合盘、朱子盘、玄空盘等系列,规格从1寸到2尺不等,圈层从2层到46层。他的作品吸引了众多收藏者,不仅有国内的,还有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美国等地的。
在被确定为国家级“非遗”传人后,吴水森建了一个“规模空前”的作坊——有十几名员工,有了分工和流水作业,这在家族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过的。
因为坚持全手工,他家的罗盘制作时间长,“大的要花个把月,小的也要五六天,一年只能做2000多个,所以供不应求。”那次他到合肥参加徽商大会,有两个客商每人要订制1000个,但他只答应给100个。有人建议他“设法提高生产速度”,有人建议他找别家代工,吴水森都拒绝,“祖先创下的东西传到了我手里,我可不能做愧事。”
学这个,每道制作工序都需要一到两年才能完全掌握,因此年轻人大都知难而退。好在他儿子吴兆光肯学,现已熟练掌握罗盘制作要领,正逐渐成为老店经营的顶梁柱。
2011年,吴水森的厂子被定为“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”后,父子俩花了近200万元维修了吴鲁衡百年老店和万安罗盘“非遗”传习馆,眼下又在筹建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。“我们想用这样的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万安罗盘制作工艺,了解罗盘承载的文化价值、学术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。”他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