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的午后,古旧的作坊,吴鲁衡罗经老店里,只闻桐油香,不闻人语声。
位于休宁县万安镇的吴鲁衡罗经店的老宅子前,除了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、“中华老字号”等匾牌,又新挂上一块“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”的招牌。忙碌的手艺人,在这个老作坊新基地里,抬头望了一眼记者,就低头继续干活了,“手中的活计可怠慢不得”。
传承手艺的故事源于100多年前。那时候,繁华的万安街,有着鳞次栉比的店铺、作坊,吴鲁衡罗经店正是其中的一家,手艺人精湛熟练地制作罗盘:选料、车盘、分格、清盘、写字、油漆、安针,并将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全国各地。100多年以后,前店后坊的吴鲁衡罗经店经过修葺,恢复了往昔的敞亮,颇具规模的非遗传承馆内,
重现当年工匠们制作罗盘的场景。罗经又名罗盘、罗盘针,为传统地学仪器,明清年代广泛运用于航海、勘察、旅行等,起到辨别方向的作用,同时又能用于城市乡村民居建筑以测定宅基朝向。以吴鲁衡罗盘为代表的万安罗盘,又称“徽盘”,是中国现存唯一以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罗盘,品类有三合盘、三元盘、综合盘、朱子盘、玄空盘等诸种,尺寸从1寸到2尺不等。罗盘虽小,却承载着中国古代天文学、地理学、环境学、哲学、易学、建筑学等方面的信息和古徽州的历史文化,传承着磁性指南技术及相关技艺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水森,个头不高,精神不错,是吴鲁衡罗盘店的第7代掌门。他告诉记者,从10岁起他就在这所老宅子里跟随父亲学习祖传技艺,半个多世纪以来,岁月虽有蹉跎,传承技艺的信念不曾改变,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,借钱重修老宅子老作坊,为的是让罗盘住在这个永久的家里。 ”63岁的吴水森,欣慰之情溢于言表。
老宅子修好了,工匠们增加了,家伙什摆放齐了,开工了。后坊里,车盘声轰鸣,清亮的桐油在盘上游走,乌贼草的打磨声沙沙作响,前店里,吴水森则亲自为罗盘装针。 “一个盘子从木料到成品,七道工序下来,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。 ”吴水森摩挲着盘子说了一句。
从一块坚硬的虎骨木蜕变为一方精致的罗盘,手艺人一遍又一遍的摩挲,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与理想,仿佛让罗盘有了灵气、有了温度。亲眼见过万安罗盘制作流程,记者不禁感慨这一精美作品背后的辛苦。用作材料的虎骨树的木质非常坚硬密实,难车难刻难磨光;密密麻麻布满盘面的1000多个蝇头小字,需要用微尖毛笔一笔一画楷写;密如蛛网的圆线和直线的分格刻线,要耗去一整天时间;最关键的装针工序,包括磁化钢针、测定磁针重心,更是需要好眼神好耐力。
“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任何失误,否则将前功尽弃;每一个步骤都值得继续研究深化,完成技术上创新。 ”跟着吴水森学习了10年罗盘制作技艺的儿子吴兆光,比老父亲健谈,他新近获得了万安罗盘省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,决心将这门绝活继承发扬。 1915年,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证书送回万安老街,向世界证明了徽州人的创意;2005年,吴兆光和父亲吴水森合作完成失传已久的“缕悬式罗盘”之后,又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,徽州手工技艺不竭的创造力依旧光彩夺目。
【采访手记】
万安罗盘具有制作流程时间长、劳动密集的工艺特征,一个罗盘有7道制作工序,掌握其中一个工序需要1到2年的时间。传承人告诉记者,年轻人往往对这一古老技艺知难而退,目前传习基地的学徒和工人以40岁至50岁的人居多。因此,非遗保护除了要保护传承人,更应培育文化自觉,动员民众广泛参与,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。